北京维修宝玑手表,品牌力短板困扰我国钟表业

"由于自主品牌的缺乏,我国钟表企业虽然能生产出技术水平不逊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钟表产品,却难以取得相应的销售价格。而瑞士、德国生产的同样水平的产品,只是因为拥有品牌,价格就可以卖到我国产品的几倍、几十倍……"近日,工信部在对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国钟表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时称,我国钟表行业受困于品牌力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国是钟表生产和销售大国,是世界钟表的主要供应地,钟表产品种类丰富、性价比高,且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据中国钟表协会统计,我国有钟表生产企业1800多家,员工32万余人;2014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4亿元,出口额53.25亿美元,进口额35.69亿美元;累计完成手表和手表机芯产量10.3亿只,时钟及时钟机芯产量5.4亿只,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和90%。我国一批老字号手表生产企业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陀飞轮、万年历、三问、计时码表等复杂多功能机械手表的能力,是目前除瑞士、德国外唯一能够生产这类高档机械表的国家,且产品的技术、性能、稳定性等逐步接近瑞士手表水平。
但是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称,钟表产品是品牌价值尤为显著的消费品,品牌知名度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钟表的重要因素。我国钟表行业骨干企业虽然掌握了生产陀飞轮等高端复杂多功能机械手表的能力,具备了与国际顶级品牌同台竞技的资格,但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仍是短板。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附加值低,价格上不去,同等质量的产品不到瑞士等国产品价格的几十分之一;企业盈利水平不高,产品还给人以低端形象,且形成恶性循环,致使企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创新能力。
此外,钟表行业特有的精密制造技术和高精度计时产品还长期服务于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各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支持钟表自主品牌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精密制造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此,今年年初,工信部、财政部、工商总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我国钟表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致力于加快我国钟表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实现建设钟表强国目标。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高、中、低档钟表产品销售额比例从目前的1∶14∶85转变为3∶22∶75;形成5个左右国际知名品牌、2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和2-3家技术先进、特色明显、品牌知名度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大型钟表企业集团;30%以上的成品钟表生产企业制定并实施明确的品牌战略;知名品牌企业高端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作者:孙喜保
本站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