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网

北京手表维修地摊,谱写香江名句的钟表大王

发表于:2025-07-06 作者:手表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7月06日,他是香港的"钟表大王",资产超过10亿港元;他是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会员多达3000余人;他是香港著名收藏家,收藏了众多明清官窑孤品、明代黄花梨家具。他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宝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香港的"钟表大王",资产超过10亿港元;他是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会员多达3000余人;他是香港著名收藏家,收藏了众多明清官窑孤品、明代黄花梨家具。他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宝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恒。

从一家洋行的普通文员做起,到日本钟表公司在港分公司当推销员,再到香港金宝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1954年出生的李秀恒一路摸爬滚打,见证了香港经济腾飞、工业发展的"黄金年代",也践行了一代港人"敢拼敢闯、踏平崎岖"的狮子山精神。他不断求变,求新,求完美,努力写下香江传奇。

1987年,李秀恒看准石英电子表的商机,斥资数十万港币引进日本技术设备,组建工厂,反击日本成功。1995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香港钟表出口量占全球七成,打败老牌的瑞士和新兴的日本,雄踞世界钟表出口量之首。

1997年,香港回归。在香港钟表行业首屈一指的李秀恒,随着香港产业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亦将目光投向日益崛起的地产行业,并着力发展旧工厂改造。商业嗅觉极为灵敏的李秀恒将一块块工厂地皮纷纷改建为写字楼、酒店。获益颇丰的物业管理成为金宝国际有限公司的第二大经济支柱。

2000年,李秀恒获颁香港铜紫荆勋章。精益求精,再上一层楼。已是商界大佬的他还攻读了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如今,作为中港经济问题的"行家里手",李秀恒先后担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研究课程顾问,并被首都经贸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聘为客座教授。

作为"学者型商人"的李秀恒,秉持多元化的经商之道,还开辟出了新一条投资道路--收藏。官窑瓷器、明代家具、佛像玉器等都成为李秀恒收藏涉猎的范围。

在陶冶文化修养,感悟历史轮回之余,这些保值增值的藏品亦折射出李秀恒精明的投资头脑。近年来他集团旗下由葵涌葵昌路100号工厦重建而成的"KC100",更特辟数千平方尺大堂,免费举办了各种艺术品展览。

本站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