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网

北京快乐城里有维修手表的吗,“表爷”陈仲仁希望找到传承人

发表于:2025-07-13 作者:手表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7月13日,4月的甘家大院春色撩人,走过一个回廊、两间屋舍,再转个弯,70岁的陈仲仁就坐在他的那间工作室里,细心擦拭、修复每一块古董表。这位老先生爱表成痴,业内人称为"表爷",家里不仅收藏了1000多块古董钟表,

4月的甘家大院春色撩人,走过一个回廊、两间屋舍,再转个弯,70岁的陈仲仁就坐在他的那间工作室里,细心擦拭、修复每一块古董表。这位老先生爱表成痴,业内人称为"表爷",家里不仅收藏了1000多块古董钟表,还是钟表类文物修复专家。2011年,他被南京博物院聘为"南京博物院宫廷钟表维修师",用一年时间修复了66件来自故宫的宫廷文物钟表。如今,这张聘书就压在他工作台的玻璃板下面,成为一块人生"勋章"。

一年里修复了66座宫廷文物钟表 未完成的还留了字条期待后人修

回忆起在南京博物院修文物的那一年,陈仲仁说有两件钟表物件让他印象深刻。

"第一件是清乾隆年间的'铜镀金鸟笼钟'。整体是一个鸟笼形状,笼顶端嵌有多色料石组成的宝星花,笼柱两旁各挂一个喂食罐,一只色彩斑斓、神态悠然的铜小鸟待在笼子里。鸟笼钟上弦后,每逢报时,景物随音乐活动,鸟儿翘尾、开口鸣叫,并跳跃到笼内横杆上,同时笼内的水法转动,形如瀑布。音乐停止后,小鸟和瀑布也都同时停止。"陈仲仁说,鸟笼钟象征着富贵吉祥,修复工艺也非常复杂,需要精准对好齿轮,要每一处都完美对接、分毫不差,钟才能转起来。

而另一件"铜镀金仙鹤时乐钟"工艺也很复杂,机械启动时,一只仙鹤站立在树木山石之中,欢快地闪动着双翅、扭动曲颈,身旁还有山羊、鸟儿嬉戏作伴。"这两件文物我分别花了一个月去修。特别是仙鹤钟,光是排查问题就花了三天时间,最终发现是丢了一个部件。钟表维修最怕的不是工艺复杂,而是找不到配件,那些都是老古董配件,掉了之后要满世界去找替代品。"陈仲仁说,他和另一位修钟表的老师傅一起,最终花了一年时间修复了66座宫廷文物钟表。还有一件荷花钟因为时间来不及无法修缮,他留了字条在钟表上,希望后面的人能帮他完成修复。

"南京钟"跟云锦一样代表南京 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收藏古董钟

陈仲仁介绍说,在他修复的宫廷文物中,有一类叫作"南京钟",是跟雨花石、云锦一样,能够代表南京的特色产品。南京钟最早源于南京,为了区别于洋钟被称为"本钟",钟外壳造型仿造中国传统的插屏模式,因此又被称为"插屏钟"。

南京钟的制作和维修是难度系数极高,需要全部靠人工完成。钟表的结构包括芝麻链条、发条、钟鼓、宝塔轮、表盘、铜表针、钟摆等,每一个零部件都关系到钟表能否正常运转。"南京钟的面板各不相同,上面都画着一些吉祥图案,比如做寿就送一件'五福贺寿'钟。"

陈仲仁说,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送钟"谐音"送终",听上去不吉利,因此在送人钟表时,都会刻意避开"送"的概念。"过去,我们给谁家送一件古董钟,那家主人会在桌上放两包烟,或者五块钱,表示这是个交换的概念,不是'送'。这个习俗一直被沿用到今天。"

陈仲仁说,别看古董钟是个老物件,这几年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藏,不少人搬家装饰新居时,都要买上一件古董钟。这些买回家做装饰用的古董钟,价格大都在十万元左右,而一些稀有的古董钟更加昂贵。

身为孤儿的他从修钟表中找快乐 展览钟表同时希望能收传承人

陈仲仁自己也收藏了1000多件古董钟,爱钟成痴的他还搬了200多件放在甘家大院里,用于展览。陈仲仁说,4月27日他还要带着这些宝贝去武汉展出。每次拿出这些古董钟来做展览,他又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可以把自己的宝贝展示给大家看,心疼的是只要运输就会有耗损,因为古董钟表最怕震动。

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钟表?"收藏生涯缘于我童年的孤独。"陈仲仁说,他是一个孤儿,小时候被人领养。缺少关爱的他为缓解儿时孤独,经常到堂子街旧货市场看修表匠修表,久而久之便喜欢上了钟表。"我现在70岁了,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钟表修复的传承人。"陈仲仁说,很多年轻人来做学徒,但一看工资太低,这细活没个十年八年又根本出不来,就打了退堂鼓。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收到一个传承人。"我们这辈手艺人,死一个就少一个了。"陈仲仁最想做的就是办几场展览,把自己收藏的古董钟表带到更多的地方去;另外,能修多久钟表就修多久,一直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本报记者 傅静怡/文 丁亮/图


本站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